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改革方案

为契合学校现场工程师培养需要,加快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增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效果,就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一、改革思路

(一)深化指导模式改革,规范管理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加大鼓励力度,扩大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规模。

(二)以学科专业特点为依据,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化,增强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实用性。

(三)以现场工程师培养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真题真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设置毕业设计(论文)替代办法,满足学生主体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改革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指导模式改革

鼓励二级学院邀请行业、企事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鼓励学生赴企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选聘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者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导师,规范管理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效。

为确保落实,各二级学院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具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条件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2. 严格企业指导教师选聘程序,建设企业导师库,明确校企双方导师职责。

3. 根据学生主体选择,进行个性化培养,如鼓励签约就业学生到联合培养企业基地或签约企业,在生产实践现场完成毕业设计。

4. 科学制定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成绩评价标准。

5. 对于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学生要加强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和加强日常巡视监督,并组织学生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引导二级学院突破过去以书面论文为主的形式,在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采用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实现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多样化。

环境设计专业,可采用作品创作或会展策划等多种形式作为毕业设计;英语专业可以采用外文作品翻译、文学作品创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可采用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市场研究与开发报告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可采用工艺流程设计与改进、软件开发、技术发明、产品设计、模具制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以上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种形式,必须围绕明确主题形成相应的成果材料(包括策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留存材料及取得的成果)。

各专业根据上述要求,制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实施细则。

(三)提高实践类课题比例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选题应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要求有6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尤其注重提高学生在企业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

(四)设置毕业设计替代办法

学生在校期间以我校为署名单位,取得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成果,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论文)。申请替代毕业设计的学生由二级学院组织答辩,答辩小组根据所提交成果的真实性、专业水平和学生能力,综合评判成绩,并报教务处备案。

1. 学生在业内公认含金量高的科技竞赛项目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1)若是团队获奖项目,限不超过三位获奖者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论文),且申请者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任务自成体系,同时必须征得指导教师和其他合作者的签字同意;

2)申请者必须提交获奖证书和专家评审意见的复印件以备查和存档,并且须就所从事的工作及成果提交相关的研究报告(字数要求由各专业设定)。

2. 学生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的论文

1)“论文”是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本专业承认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其它学术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均不符合条件;

2)申请者须提交已正式发表的论文原件、复印件及研究报告(字数要求由各专业设定),以备查和存档。

3. 学生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1)申请者必须是第一专利权人;

2)申请者须提交申请专利时的有关法律文件、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专利证书的复印件和研究报告(字数要求由各专业设定),以备审查和存档。